推荐信息:
极限
频道
您的位置:主页 > 体育运动 > 极限 >  > 正文

中国冰雪运动改革开放40年回眸

2018-09-27 10:19 来源:网络整理 浏览: 评论: [ ]

不辞冰雪为卿热——中国冰雪运动改革开放40年回眸

2018-09-26 22:20 来源:华奥星空网 冰雪 /冬奥 /滑雪

原标题:不辞冰雪为卿热——中国冰雪运动改革开放40年回眸

1978年10月中旬的一天,和往年一样,吉林省长春市下了第一场雪,黑色的大地铺满了细细的雪花。14岁的叶乔波和八一队的小队员们迫不及待地想上冰训练。

中国冰雪运动改革开放40年回眸

没有室内冰场,只能在湖上或江上滑野冰。为寻找可以尽早上冰训练的地方,叶乔波和队友们在接近零下40摄氏度的低温里,坐着解放牌敞篷汽车,来到黑河、嫩江、海拉尔、齐齐哈尔等地训练。

同年12月,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,改革开放由此拉开序幕。两年后,我国冬季运动健儿走出国门,登上国际舞台,从此翻开我国冰雪运动发展与腾飞的新篇章。

不断突破超越自我

改革开放第二年,中国奥委会恢复了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地位,1980年2月,以李梦华为团长的中国冬奥代表团一行36人参加了在美国普莱西德湖举行的第十三届冬奥会。虽然没有获得奖牌,但这是新中国冰雪健儿首登国际舞台,五星红旗开始在奥林匹克赛场飘扬。

经过12年的努力与拼搏,1992年法国阿尔贝维尔第十六届冬奥会上,叶乔波以40.51秒获得女子500米速滑银牌,为我国收获冬奥历史上第一枚奖牌,实现了我国冬季项目奖牌“零的突破”。

中国冰雪运动改革开放40年回眸

叶乔波回忆起26年前的情景不无遗憾地说:“我非常想赢得一枚金牌,但在比赛换道区出现了意外相撞,我与金牌失之交臂。但这是我国冰雪史上第一枚奖牌,当时既兴奋又遗憾!”

改革开放24年后,我国冬季竞技体育迎来辉煌时刻——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奥会,杨扬在短道速滑女子500米比赛中以44.187秒夺金,为我国实现了冬奥历史上金牌“零的突破”,实现了几代冰雪人的金牌梦。

8年后温哥华冬奥会,我国获得5金2银4铜,王濛、周洋等短道速滑选手掀起“中国风暴”,实现全满贯,申雪/赵宏博、庞清/佟健包揽花样滑冰双人滑金银牌。2014年索契冬奥会,张虹在速滑女子1000米比赛中夺得金牌,实现了我国速滑历史性突破。

40年来,我国每位运动员心中都燃着一团火,就是以最好成绩报效祖国。正是因为这团不灭的信念之火,让叶乔波、陈露、徐囡囡、李佳军、韩晓鹏、李妮娜、杨扬、王濛、申雪、赵宏博等运动员一次次克服伤痛与困难,不断突破极限,超越自我。

穿越时空沧桑巨变

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原主任赵英刚介绍,40年前,滑冰和滑雪在我国都属小众项目,主要是黑龙江、吉林等寒冷地方的专业队在训练,条件非常艰苦。

“我们每天要开半小时的车才能到达训练地点,外面刮着五六级的寒风,到了地方都被冻得没了知觉,但又必须马上开始训练。”回忆起当时的情景,叶乔波深有感触,“那时我年龄最小,不到13岁,几乎每天都是哭着训练。”

40年前,东北地区的很多孩子练习滑冰都是因为生活条件差,进入体校是他们的期盼和梦想,花样滑冰运动员赵宏博就是这样开始滑冰的。

“我们当时总到满洲里海拉尔的湖上和江上滑野冰。”赵宏博回忆说,“室外非常冷,我们穿着很厚的毛衣毛裤,带着帽子、围脖、脖套、手套,出汗后一结冰,脖套硬得能立起来,眉毛和睫毛上也会结冰。”

中国冰雪运动改革开放40年回眸

1983年,首都体育馆滑冰馆投入使用,我国开始有了室内冰场。赵宏博说:“我们哈尔滨队总去首体蹭冰,室内冰场感觉非常不一样,冰面特别平滑,像镜子一样,滑得很快,甚至会经常停不住,撞到护板上。不过,我们只能排在夜里一点上冰,因为人太多,都排满了。”

渐渐地,我国的室内冰场逐渐增多。上世纪90年代末,原国家花样滑冰队运动员范军在北京成立了第一家滑冰俱乐部——世纪星滑冰俱乐部,此后室内冰场如雨后春笋般增加。如今,我国已拥有250个室内冰场,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时,室内冰场将增至600个。

通过键盘前后键←→可实现翻页阅读
0% (0)
0% (0)

篮球.聚焦 足球.聚焦 体育运动 户外装备 体育观察